十一、石方路基工程质量检验填筑要求
1.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三级及三级以下砂石路面公路的下路 堤可采用倾填的方式填筑。
2.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不得混合使用。
3.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填筑过渡层或铺设无纺土工布隔离层。
4.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 18t 的振动压路机。
十二、土石路堤施工技术
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宜用推土机铺填,松铺厚度控制在 40cm
以内,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需改用土方填筑。
十三、雨期开挖路堑
(1)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坡面,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待雨期过后再修整到设计坡面。 (2)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 300~500mm 时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
过后再进行施工。
(3)雨期开挖岩石路基,炮眼宜水平设置。
十四、路基工程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的公路路堤不宜进行冬期施工。土质路堤路床以下 1m 范围内,不得进行冬期施工。半填半挖地段、填挖交界处不得在冬期施工。
(2)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3)整修路基边坡。
(4)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十五、路基排水设施施工
地面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地下排水设施: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
十六、截水沟
(1)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 5m,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 10m,并应进行防渗加固。
(2)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
(3)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 2m。
十七、抛石挤淤施工规定
(1)当下卧地层平坦时,应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再渐次向两旁展开,将淤泥挤向两侧。
(2)当下卧地层具有明显横向坡度时,应从下卧层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不少 于 2m 宽,形成平台顶面。
(3)在抛石高出水面后,应采用重型机具碾压紧密,然后在其上设反滤层,再填土压实。
十八、排除降水及地下水
地下水活动是诱发滑坡产生的主要外因,排除降水及地下水的主要方法如下:
(1)环形截水沟
(2)树枝状排水沟
(3)平整夯实滑坡体表面的土层
(4)排除地下水
十九、竖向排水
竖向排水体适用于深度大于 3m 的软土地基处理。
竖向排水体可采用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可采用沉管式打桩机施工,塑料排 水板也可用插板机施工。
砂袋顶部埋入砂垫层的长度不应小于 0.3m,应竖直埋人,不得横置。
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人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埋砂袋头→摊铺上层砂垫层
塑料排水板施工规定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程序: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 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
二十、检测压实度监测
灌砂法:适用路基土压实度检测,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测定。 环刀法:用于细粒土的密度测试。
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利用放射性元素测量各种土的密实度和含水率。
无核密度仪法:采用电磁法测量来测量路基密度。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弯沉检测
常用的几种弯沉值测试方法的特点
1.贝克曼梁法(静态测试、标准方法)。
2.自动弯沉仪法(连续测定、属于静态弯沉)
3.落锤弯沉仪(属于动态弯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