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对于板块脱空、桥头沉陷、板的不均匀沉陷及弯沉较大的部位,应钻穿板块,然后用水泥浆高压 灌注处理。具体的工艺流程:
定位→钻孔→制浆→灌浆→灌浆孔封堵→交通控制→弯沉检测。
三十二、SAC(碎石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技术 1.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1)集料的堆放:堆料采用小料堆,避免大料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集料产生离析。
(2)填料的含量: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
(3)拌和时间:通常的干拌时间不少于 10s,对于粗集料级配混合料的干拌时间应是 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 35s 左右。
(4)混合料的运输:卡车装料应分三个不同位置往车中装料,
- 第一次装料靠近车厢的前部
- 第二次装料靠近后部车厢门
- 第三次装料在中间
这样可以消除装料时的离析现象。
三十三、马歇尔试验检测
目的与适用范围
-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是对标准击实的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速度等条件下受压,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 和流值等指标所进行的试验。
- 空隙率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沥青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沥青实体体积占矿料骨架实体以外的空间体积的百分率,又称 为沥青填隙率。
三十四、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裂缝病害及防治措施
1.原因分析
(1)石灰土成型后未及时做好养护。
(2)土的塑性指数较高,黏性大,石灰土的收缩裂缝随土的塑性指数的增高而增多、加宽。
(3)拌合不均匀,石灰剂量愈高,愈容易出现裂缝。
(4)含水量控制不好。
(5)工程所在地温差大,一般情况下,土的温缩系数比干缩系数大 4~5 倍,所以进人晚秋、初冬之后, 温度收缩裂缝尤为加剧。
三十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病害及防治措施
1.原因分析
(1)水泥剂量偏大或水泥稳定性差。
(2)碎石级配中细粉料偏多,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3)集料中黏土含量大,因为黏土含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温缩裂纹越大。
(4)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不均匀。
(5)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养护不及时,易造成基层开裂。
(6)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
三十六、设计荷载
三十七、支架、拱架的制作及安装
支架和拱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应设垫木来分布和传递压力,并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允许的沉降量。
2.施工用的脚手架和便桥,不应与结构物的模板支架相连接,以避免施工振动时影响浇筑混凝土质量。
3.船只或汽车通行孔的两边支架应加设护桩,夜间应用灯光标明行驶方向。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 支架应设坚固的防护设备。
三十八、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承包人应在拟定拆模时间的 12h 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建议,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
(1)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2.5MPa 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 方可拆除。
(4)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侧模应在预应力钢束张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方可拆除。
2.卸落支架和拱架应按拟定的卸落程序进行,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在纵向 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
(2)满布式拱架卸落时,可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
三十九、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计算时应考虑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傲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工作长度等因素。
四十、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粗骨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
(3)泵送混凝土中应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
(4)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为:入泵时的坍落度加从拌合站至入泵前的预计经时损失值。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